猴痘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。因此,迫切需要准确且灵敏的检测方法来有效控制其传播。在此,文章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出两种对猴痘病毒(MPXV)B21R蛋白具有良好亲和力和特异性的肽M4(序列:DPCGERICSIAL)和M6(序列:SCSSFLCSLKVG)。
名称:M4
单字母 H2N-DPCGERICSIAL-OH
多字母 H2N-Asp-Pro-Cys-Gly-Glu-Arg-Ile-Cys-Ser-Ile-Ala-Leu-OH
氨基酸个数 12
分子式 C52H89N15O18S2
平均分子量(MW) 1276.48
名称:M6
单字母 H2N-SCSSFLCSLKVG-OH
多字母 H2N-Ser-Cys-Ser-Ser-Phe-Leu-Cys-Ser-Leu-Lys-Val-Gly-OH
氨基酸个数 12
分子式 C52H87N13O17S2
平均分子量(MW) 1230.45
为了模拟肽在噬菌体中的状态并避免肽的空间障碍,在M4的C端添加了GGGSK,并将其命名为M4a。分子对接显示,肽M4a和肽M6分别通过氢键和盐桥相互作用与B21R的不同表位结合。然后,选择肽M4a作为捕获探针,噬菌体M6作为检测探针,碳化聚合物点(CPDs)作为荧光探针,并通过简单的内滤效应(IFE)构建了一种由辣根过氧化物酶(HRP)触发的双信号(比色和荧光)捕获肽/抗原/信号肽展示噬菌体夹心ELISA。辣根过氧化物酶(HRP)催化过氧化氢氧化3,3',5,5'-四甲基联苯胺(TMB)生成蓝色氧化态的TMB,其可通过内滤效应(IFE)进一步淬灭CPD的荧光,从而实现对猴痘病毒B21R的比色和荧光检测。所提出的简单免疫测定平台在检测猴痘病毒B21R方面表现出良好的灵敏度和可靠性。比色和荧光模式的检测限分别为27.8和9.14皮克/毫升的猴痘病毒B21R。
因此,所建立的基于双肽夹心的双信号免疫测定为开发可靠的、灵敏的且能够相互确认的抗原检测提供了指导,同时也为探索其他呼吸道病毒监测的各种分析策略具有巨大潜力。
参考文献:doi.org/10.1021/acs.analchem.4c018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