细菌细胞壁成分此前已被用作可通过抗体检测的感染生物标志物。然而,结核分枝杆菌(M.tb)——结核病(TB)的致病菌——的表面可能存在一些非抗原性分子,这使得利用抗体检测M.tb细胞壁表面的生物标志物变得困难。在此,文章展示了噬菌体展示技术在识别与分枝杆菌结合的肽方面的应用。文章通过随机克隆挑选和高通量测序两种方法来鉴定这些克隆。文章证明了随机克隆挑选不一定能识别出高度富集的克隆。文章进一步表明,通过Illumina测序鉴定出的富集度最高的CPLHARLPC肽展示克隆,比通过随机挑选的三个克隆与分枝杆菌的结合能力更强。通过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,文章证明了化学合成的CPLHARLPC肽能与M.tbH37Rv全细胞裂解物中的15KDa肽结合。这些观察结果表明,噬菌体展示技术与高通量测序相结合,是一种强大的工具,可用于识别肽,从而探究结核病及其他细菌感染的潜在非抗原性生物标志物。
单字母 H2N-CPLHARLPC-OH(Disulfide Bridge:C1-C9)
多字母 H2N-Cys-Pro-Leu-His-Ala-Arg-Leu-Pro-Cys-OH(Disulfide Bridge:Cys1-Cys9)
氨基酸个数 9
分子式 C43H70N14O10S2
平均分子量(MW) 1007.23
最近分离并鉴定出一种展示相同肽(CPLHARLPC)的噬菌体,其能与IV.C102H1N1单克隆抗体以及猪源性A型流感病毒血清结合。此前已证实该单克隆抗体能与A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A1亚单位207-225位残基中的表位肽结合[26]。然而,血凝素蛋白上的IV.C102单克隆抗体表位(AIYHTENAYVSVVSSHYNR)与噬菌体1展示的肽之间没有序列相似性。Luchesse及其同事(2009年)进一步证实,肽AIYHTENA是IV.C102结合所需的最小决定表位区,该肽与噬菌体1展示的肽仅有两个相同的氨基酸,即组氨酸和丙氨酸。不过,噬菌体1展示的肽中有五个疏水性氨基酸(共九个),而IV.C102抗体的最小表位肽也包含四个疏水性氨基酸(共八个)。这可能表明该肽与IV.C102H1N1单克隆抗体或分枝杆菌的相互作用很可能是通过疏水作用实现的。
肽CPLHARLPC是探针TB感染潜在生物标志物的良好候选者。然而,特定分枝杆菌菌株标记的缺乏仍然是TB生物标志物开发的限制因素。尽管如此,这是一项概念验证研究,表明这种方法可以用来鉴定具有更好特异性与M. tb的其他肽。
参考文献:doi.org/10.1371/journal.pone.0077844